文章选读

怎样如理思惟《心经》

般若是智慧,「波罗蜜多」是圆满成就或修行过程阶段。行般若便能照见五蕴皆空,行般若的宗旨便是度一切苦厄。所以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般若,度一切苦厄是波罗蜜多。简而言之,观自在菩萨,是能修般若法门的「人」;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是指所修的法」;修持般若波罗蜜多,通达五蕴皆空,是因」;证悟空性而能度一切苦厄,则为「果」

从求观音到做观音

我们的六根、六识的作用,其实就是心的整体作用,只要达到统一境的时候,便能六根圆通,它们的作用即能通达。这是一种很高的修行层次。所以,即使苦恼的众生无法发出求救的声音,观音菩萨一样知道他们的苦恼,菩萨还是会随类现身给予慈悲救济。

  
  

      

新书出版

《禅外加传》

《禅外加传》

本书内容涵盖生命本质、生死观、禅修实践,到佛教哲学的深层探讨,不仅展现继程法师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也透过简洁文字传达禅修智慧与生命意义。 《禅外加传》既是佛教哲学的艺术表达,也是生命智慧的结晶。既适合佛..

RM22.00 RM28.00
《人生佛教概论》

《人生佛教概论》

《人生佛教概论》启发深刻思考,让世人明白佛教并非止于教义或信仰,而是可以深入生活的人生智慧。太虚大师用他的一生,为我们示范如何在红尘中修行,如何在人世间的苦难中找到解脱,这不仅是对佛教的传承,更是对世..

RM24.00 RM30.00
《一代人天师范》

《一代人天师范》

本书透过细致描述,让我们窥见弘一大师的精神内涵,以及他如何将人生升华至至高境界。 《一代人天师范》不仅是弘一大师的生平描述,更是对佛教精神的深入诠释,使我们深入大师的精神内涵,并从中汲取人生智慧。..

RM28.00 RM35.00
《禅外再传》

《禅外再传》

..

RM31.50 RM35.00
  

      

慧灯文选

禅的兩意

能观之心空,所观之境也空,空即是空。则能所相泯,一切皆空,不只无相,亦无自性、无心。能所相泯则一切空,证空则泯一切相与性,破除我见,断自性见,不再有分别,不再执着,彻底放下,一切自在。

禅的三心

平常人亦可修禅,或说所有的人都可以修禅,只要他肯用心,有耐心、有恒心的老老实实的用功,功夫在恒常用心的应用中,必能渐渐深入其心,稳稳安住。若不肯如此用功,再好的老师,再妙的方法,再高的「天赋」,都是虚幻不实的、无常无我的。

禅的修证

佛法的开悟在证得无我、无自性,而对无我、无自性的理,先当从闻思文义法中去建立,对此真谛有思惟上的理解,观念上的确立,而不移信念,才能依此而修慧。在止的功夫上修慧,才是观,依此观才得现证慧。

禅的体性

法性本然,心性本净,故禅的修行,只是显发本净之心的体用,不是寻什么求什么、灭什么加什么的,但又不是返本还源的本体或梵我。这一切无他,佛法之特质:无我、无自性尔。

法雨文选

《禅外加传》简介

本书内容涵盖生命本质、生死观、禅修实践,到佛教哲学的深层探讨,不仅展现继程法师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也透过简洁文字传达禅修智慧与生命意义。 《禅外加传》既是佛教哲学的艺术表达,也是生命智慧的结晶。既适合佛教修行者阅读,也为对生命与哲学探求提供宝贵的精神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