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程精於茶道」

竟然有人如此寫道,我愕了一下。或許作者認識我,我也應該不認識他,他大概聽別人說,更自己下判語的吧!

我喜歡喫茶,是事實,我收壺養壺,是事實,我嚮往茶道的高遠意境,也是事實。然而要說到「精」於此道,我就得否認了。畢竟一門學問或藝術,要能達到「精」,是何等不易的事,那可要具備好多條件,才能達到的境界,而這許多條件中,我有不少是缺之的。

首先談到資質。在各領域有成就、或精通、或成家者,本身資質應屬上等,這是先天秉賦的,也是條件中重要部份。這是我所欠缺的,不論哪方面的學習,我只能是中等資質者,因此在學習上,總覺得少了那一分一點就通的領悟力,大多數都得經較長的時間慢慢的學習才會明白。

還有就是學習的態度。學習的認真態度是成功的重要條件,堅持是認真才能做到的。這方面我不是很堅決,如果我有興趣學習的,我會較認真,但不是十分的程度,因為學習能力不太強,縱使堅持一段時間,也不能獲最好的效果。

說回茶藝,要品茶,除了上述的條件,還要有很好的記憶,而此記憶作用不只在意識的儲存經驗,同時也包括鼻根與舌根內,品過的茶,其香與味,都會留下記憶在鼻根與舌根,下回再品時,很敏銳的就能分辨出其類別,級別及年代等等,如此才能在茶藝中提升而進入「精通」的境界,偏偏我的五根,都不是敏銳的,尤其鼻舌二根,對於香與味,皆沒有特別敏感及記憶,經常不能分辨茶的種種分別。

先天不足,後天失調,在茶道上就已經不能成氣候了,只是因為興趣,加上茶文化為中華文化中的一環,學習與推廣,可說是責任所在,因此就在這方面多了一些宣傳及學習。漸漸地也有了一些宣傳效果,也因為以「喫茶僧」之身份從事此工作,而占了些便宜。竟使一些人以為「精」於此道,那可真是誤解,或抬舉,或有人其實是寓貶於褒,反正都不是事實。

也不是想澄清什麼,只是覺得大家可能將事情看得太簡單,以一些表面,或片面的印象來評定藝術的造詣,這容易造成高估,或不夠準確的判斷。對被評定者可能會有不利的後果,如果被評定者缺少自覺,可能會妄自尊大,得意忘形呢!如果有自覺,也會形成一種不必要的壓力與負擔。

因此在評定之前,尤其是一句話的評語,先作個如實的調查、訪問,或研究才下吧!


九五.九.十九.檳城

四、出家的動機
我雖不是一個極壞的人,但我卻不受時下壞風氣的影響而有著正確的人生觀,過著正常的生活,這都是佛法的薰陶,如果沒有佛法,我是否會走上歧途,也還是一個問題。...
清理
記得我初期學佛時,這位錫蘭法師駐錫佛教會時,經常都會在晚上,尤其是周日,領眾在菩提樹下誦經供佛及樹神,並會開示法要,法師的念誦很動聽,開示的法義精簡而實用,我常沉浸在誦經聲中,也從開示中獲得法益。...
您可能也喜歡

清理

記得我初期學佛時,這位錫蘭法師駐錫佛教會時,經常都會在晚上,尤其是周日,領眾在菩提樹下誦經供佛及樹神,並會開示法要,法師的念誦很動聽,開示的法義精簡而實用,我常沉浸在誦經聲中,也從開示中獲得法益。

談死

內心一旦放下這些在感覺上頗真實的世間及身體,就會發覺到內心裡的不少擔子、染著、煩惱也就減輕了,不會再因怕死而將失去什麼而恐慌、失落,此時面對死,將會坦然些,若再體會一切有生必有滅的真相,世間、身心,也莫不如此。

供養

弘法者所得的,有時候來得更深入,因為弘法時往往貫通了許多道理,受用無窮,且能將本身所得的受用與所懂的佛法,與大眾分享,那才是弘法者最大的歡喜。因此我在弘法時往往可以頗深地投入其中,頗有沉浸法海之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