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佛者,以及一些修禅者,在学及修没多久,就高谈舍下、无分别心、无相等等用功。其实这都是操之过急,或好高骛远的。

初学者乃至学了一段颇长时日者,都还是需要作意,去执着方法,分别善恶的,因有刻意的心,才能依之而用功,在用功中,才能渐次的向上。

功夫要到纯熟时,方能不刻意即能提起,在未熟练之前,每个阶段的用功,都需要作意提起的。

如修止时的专注,需时时将心作意于呼吸上,才能专注,为使专注持续,得以觉照作用辅持着,故以数的方法保持觉照,使心清楚的知道专注呼吸的作用。

此功夫在应用时,常会被外缘与妄念、昏沉拉走、冲散,故得时时作意提起,功夫才能保持。

在功夫未熟练之前,要放下,放下什么呢?要无分别,无什么分别呢?无相,无掉什么相?连所缘之境相也不清楚,能放下、无掉什么相啊?

因此修禅者在用心时,要耐心的恒持方法,到很熟练的阶段,才能进一步谈其他功夫。

功夫一旦上路,不刻意用心,功夫已在,已能提起,到功夫从禅修方法到生活中去,连成一片。不论在用方法或不用方法,都知道,清楚的觉照到在用功中,那自然的不必再刻意提功夫,而功夫已成片矣。

止的功夫成片,身心统一的状态不只于止静中,在动中也是如此。

此时若要观想,或参禅,仍需提起,将所观之真谛或所参之话头注入于定心中,使所观所参境与定心相触,从作意观至观境自然现前,或参至疑情涌现。

能所统一时,即观境、疑情与能观之心成片。

统一成片的触所不需作意,而无时不在用功之中。

但此观心与观境、疑情仍是有相之功夫,纵使已相融统一成片,仍有能所相对之作用,只是功夫纯熟了,自然运作。

由于所观真谛为无我、空,当观境渐渐成熟,不只所观境是如真谛而观为无我、空,能观之心亦如真谛中的无我、空。

能观之心空,所观之境也空,空即是空。则能所相泯,一切皆空,不只无相,亦无自性、无心。

能所相泯则一切空,证空则泯一切相与性,破除我见,断自性见,不再有分别,不再执着,彻底放下,一切自在。

然能所之作用在破我见、自性见后,因其因缘仍在运作中,故无心,即无相、无分别、无执着的心仍会随顺此成熟之因缘运作而现其作用。然此时已因无我无执而自在解脱了。

参禅者功夫纯熟,疑情在统一的身心中,凝聚为疑团,使能参的心与所参的疑情相融成片,身心与疑团统一,但功夫仍在运作中,而一切的妄念皆不再生起。渐渐的疑团之作用泯去一切作用,在产生类似爆炸力的过程中泯去一切相对,能所亦泯除,破我见,断自性见,而证空。

其实此能所统一而至相泯的过程为顿悟,在一刹那间悟入。从有作意、分别、执着、有相,切入无作意、无分别、无执着、无相。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在泯除一切执着而后醒觉的心,便随顺一切因缘而无住、自在。一切的相对,仍然是相对,但已从有分别执着的心到无执着分别的心去看此相对,不再有自性的执着,真正是随缘无住,自在解脱。

禅的三心
平常人亦可修禅,或说所有的人都可以修禅,只要他肯用心,有耐心、有恒心的老老实实的用功,功夫在恒常用心的应用中,必能渐渐深入其心,稳稳安住。若不肯如此用功,再好的老师,再妙的方法,再高的「天赋」,都是虚幻不实的、无常无我的。...
禅之悟境
心净而自在,住于无以名喻之乐中,此等境界超越时空相对之境,此即为常(此常非与无常相对之时间的永恒相)。因此见性开悟者,超越一切相对的、世间的无常、不乐、无我、不净(四正见)与常、乐、我、净(四倒见),证得绝对之常乐我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