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
符合搜寻条件的商品
从理解到体验,从教理到实际的应用,透过禅法把它贯通起来,所以我跟着师父学禅就是度过了这个很重要的阶段。同时发现体验到佛法不是外来的,而是我们内心本来就具足的,这个体会对我后来在弘扬佛法的时候,有很深刻的作用。
在马来西亚,静七已经举办五十多届,生活营也持续办了三十多年。当时我就觉得这是每年必须的例行活动,办了这么多年下来,我发现这种态度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在扎根。
无论东西方禅修教学上,都有类似的情形,只是东方的教学可以直接切入问题核心,因为有文化的普遍性与共通性;在西方的话,则必须考虑两边文化的差异。
要先有大信心,接着大愤心、大疑情、大愿心才会生起。大信心的基础需要通过一些体验才有可能建立,而不是靠想像。生起信心以后,还要继续用功;用功的体验愈深,信心就会愈加坚定。
参加佛青团,对我来说并不是真正学佛的开始,因为在加入的那一段时间里,我并未去研究佛理,而是觉得自己是年轻人,参加这个青年团是因为它是年轻人的,有着许多年轻人的康乐活动。
当礼仪结束,我又陪太平佛友到妙香林及槟城佛学院参观,觉得跟他们更接近,虽然我已换上与他们不同的僧装,但当他们都回去后,忽然有一阵阵空虚及彷徨的感觉涌上我的心头,因为我第一次觉得离开他们那么「远」。
我虽不是一个极坏的人,但我却不受时下坏风气的影响而有着正确的人生观,过着正常的生活,这都是佛法的薰陶,如果没有佛法,我是否会走上歧途,也还是一个问题。
无论从柔佛新山方向北上,抑或从吉隆坡方向南下,巴士将在行驶至南北大道第 244 号匣道处后,开始左转并进入 Ayer Hitam 收费站。
不久便见 Felda Ayer Hitam 指示牌位于道路左侧,吩咐司机停靠路边巴士站前,准备下车。
若从吉隆坡方向南下,并通过1号联邦公路前往,请于 Ayer Hitam 十字路口处左转,往居銮方向行驶。
若从新山方向北上,并通过1号联邦公路前往,请于 Ayer Hitam 十字路口处右转,往居銮方向行驶。
内心一旦放下这些在感觉上颇真实的世间及身体,就会发觉到内心里的不少担子、染着、烦恼也就减轻了,不会再因怕死而将失去什么而恐慌、失落,此时面对死,将会坦然些,若再体会一切有生必有灭的真相,世间、身心,也莫不如此。
般若是智慧,「波罗蜜多」是圆满成就或修行过程阶段。行般若便能照见五蕴皆空,行般若的宗旨便是度一切苦厄。所以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般若,度一切苦厄是波罗蜜多。简而言之,观自在菩萨,是能修般若法门的「人」;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是指所修的「法」;修持般若波罗蜜多,通达五蕴皆空,是「因」;证悟空性而能度一切苦厄,则为「果」。
记得我初期学佛时,这位锡兰法师驻锡佛教会时,经常都会在晚上,尤其是周日,领众在菩提树下诵经供佛及树神,并会开示法要,法师的念诵很动听,开示的法义精简而实用,我常沉浸在诵经声中,也从开示中获得法益。
我们的六根、六识的作用,其实就是心的整体作用,只要达到统一境的时候,便能六根圆通,它们的作用即能通达。这是一种很高的修行层次。所以,即使苦恼的众生无法发出求救的声音,观音菩萨一样知道他们的苦恼,菩萨还是会随类现身给予慈悲救济。
默照禅由宏智正觉禅师提倡,为宋代曹洞宗的根本,日本曹洞宗传为「只管打坐」,但中国曹洞宗则似乎久未有此禅法的教学。师父直从正觉禅师的默照禅法中亲自实践、体验而得力,并从盛唐以来的禅师们活泼的教学中,悟得此禅法实为禅宗一向来便在应用的善巧。
用话头的方法,我较熟悉。经过师父如此详细的说明,我更清楚,也能把握了。于是在用功时,整个身心投入,话头提起着,话头绵密却不紧,在若有若无中,妄念皆不起作用,只是顺着话头的参究,将身心融入,过程清楚照见,身心轻安而话头引发的疑情绵密。
弘法者所得的,有时候来得更深入,因为弘法时往往贯通了许多道理,受用无穷,且能将本身所得的受用与所懂的佛法,与大众分享,那才是弘法者最大的欢喜。因此我在弘法时往往可以颇深地投入其中,颇有沉浸法海之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