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我们的习性是烦恼多,妄念也多,所以事情发生时,都是烦恼与妄念在引导我们做出决定。如果我们能凝集心力,不断地思维正法、加强正念,让法深入自己的心和思想里,我们就会与正法相应,烦恼也会渐渐地减少。即使没有很深细地思维佛法,只要我们常看佛书,每天都思维佛法,一段时间之后,会发觉我们在做决定时,很容易就能运用佛法来衡量与判断事情。

但是假如我们很久没有看佛书了,烦恼又会慢慢地覆盖我们,因为我们的心只是受到法的熏习,还不完全证入这个法。当我们受到佛法熏习久了,行为自然就会与佛法相应。其他宗教徒也一样,他们受到他们的法熏习多了,行为也很容易趋向那一方面。所以法很重要,我们应该依止于法来用功修行,经常阅读经典、佛书。我们的心熏习久了,就会产生一定的力量。

Read more...

行我如是———写在继程法师60岁系列活动前

报道: 心然 

 

2015年,继程法师晋60岁。

翰墨弘教多年的继程法师,向来关心国内文艺界发展,他以文艺为方便,弘扬佛法。

“凭舞台”、“音乐通胜”和“紫藤文化”为庆祝继程法师晋入一甲子,联合筹划系列活动。现特走访该活动主要策划人吴友凭,分享有关活动的特色与重点。

Read more...

闭关,住山,是静修的方式,这本来就是要深入用功者嚮往的。尤其禪弘的修行更是如此,有体验的人,需要保住功夫,以「保养圣胎」。因此有不少禪师开悟后,就住山或闭关去了,让自己的体验更稳更深,才出山弘扬禪法。

当然也有不少想深入修行的人嚮往住山与闭关的生活,以为如此才可深入,但实际上要真能如此静修,本身也得具备条件,否则在山里或关埋是安不下来的,那种完全靠自己用功,自己修行的生活,必须有底子,才能用得上力。故古人说:不破参不住山,不开悟不闭关。

没有基础或条件的人,在闭关或住山生活中,只有枯闷、孤寂、无聊,故享受不到寂静的法喜,用功的乐趣,修行的体验,那安住不下来的心,常常就会带著身体,出去游荡了。

对自己来说,这当然也是嚮往的,尤其在学识与禪修体验仍不够深,却又得到处弘法,四处讲学教禪的情况下,心更想静下来。於是向家师竺摩师父提出闭关的要求,慈悲的师父就答应成就,並为自己筹备一个可用的关房。

当自己终於住进关房时,才发觉其实自己在这方面的基础和条件还是浅的,但住进了就得设法让自己安住,不过后来又因种种的因缘,使自己的闭关闭得不够深,因为还有不少的外缘,包括了对佛学院学生对外面信徒,及对一些课程的讲课,也有见客及其他外缘。但把身体关在关房里,用功的时间还是增多了,於是就著重於佛法教理的深入下功夫,阅读了几部重要的经论,並在天台止观的著作中做较多功课,而作了笔记,成为出关后教禪的重要基础功夫,总算还有小成,不负眾望。

其实自己在台湾读书的时间不长,学的东西也不够广、不够深,但因为马来西亚缺乏僧材,即使自己的能力还不是很强,也得承担一些责任。

同样的在禪修上,自己的体验是不深的,经验也不足,但因情势的需要,回马时,也就得做一些工作。

当初回马时,还觉得可以做一些事。在教学上、在禪法上,因此一回马就热心地想做很多事,包括了佛学院及生活营,还有佛学班的讲课,並在这些课程里加入了禪修的教学。

这是以往在马来西亚佛教界少有的,尤其是华文源流的佛教。

当时在生活营、佛学班,以及佛学院的讲课中,自己都安排的教禪的课程,使这些课程增加了实修的部分。当时真的是一股热忱,当然也得到相应的回应,很多学生都对此有兴趣,也很热心的学习。

自己也在教学上用心,把师父教导的系统,有次第的介绍,发觉也能够让学生相当完整的学会方法,而能用功。每堂课的教学与实习,都用心的带。学生也包括了不同年龄层,包括一些年长的佛友,也有兴趣学习,我的父亲也成为学生之一。

教学当然是快乐的,因为可以与人分享,禪修法门的教学,分享的还有体验与受用,当然是更好的,但如果本身的体验与受用不够深,能分享的就有限了。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快地就发觉自己的不足,不只在禪修方面,佛理的研究也是如此。

因为读书的时间短,禪修的课程也不多,因此可以说是:出道早。这些不足的条件使得自己必须考虑,如何深入,使自己的教学能提升。

 

Page 5 of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