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在禅堂里面,修的重点静态的用功静态用功中心的部分就是静坐中修在静态的时候用坐的姿势把我们的身体调正、调和,放松身,用身体这个支点作为修行的基础。既要把身体调好,又要持续性地保持放松与调和就需要有不同技巧的运用。 

        静态的方法运作,是以调心为主妄念很多或者陷入昏昧表示我们的心处在不安定、不清明的状态这种不安定不清明也是我们多数时候的状态我们现在禅修是要安定清明要安定的话,我们的心要能够收摄,让它专注在一个上面专注在一的同时,心要保持清明,也就是很清楚知道这是方法的原则这样运作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时时刻刻心回到当下,当下的生理状态是什么很清楚,当下的心理状态是什么也很清楚因为很清楚,我们能够很安定身心能够处在一种安定清明的状态。 

我们的心平时很粗,已经变成了一种惯性,一下子要回到身心当下的状态,要借助禅修的方法 ── 一个是念佛,一个是观呼吸念佛的方法是把佛号或菩萨名号提起来,让念佛或菩萨名号的”进入意识里面。意识是我们的心内在的作用、主流的功能帮助心回到安定清明的状态 

平时因为妄念太多,妄念一来的时候,我们不是追逐它,就是抗拒它,不然我们就昏昧不清楚,所以贪嗔痴的状态为多。我们现在提起一个正念的时候,无贪无嗔,因为我们的心没有被妄念带走,也没有抗拒、对抗任何的妄念。念佛的时候心很清明,有的佛和菩萨的名号都代表了他们体的功德如果念阿弥陀佛”,我们就是等于在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就是无量的智慧,无量寿就是无量的福德;一个是智慧,一个是慈悲。“阿弥陀佛的名号把它所有的功德都呈现出来了,因为念佛的过程我们的心是保持正念,正念帮助我们一直把心守在那不会动乱,贪嗔的烦恼来了不会被干扰,不会去追逐清明,佛号清清楚楚的,而佛号又代表了无量的光明,所以心的光明就现出来了,安定清明看起来佛号这个方法很简单,但是它具有很大的力量

 

对“极乐世界”的 

不过有一些人学佛的过程中接收一些讯息,以为念佛就只是为了往生西方极乐好好的人还没有活好,想要死了,因为死了才能够往生嘛,所以就认为人还没活好,就死得好。这些讯息不完整,让很多人以为念佛得往生不可,所以念佛的人什么都不做了,就准备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去那边干?去养老因为去到那边,最好的都有了,什么功德水、七宝池之类的,满地都是黄金!我告诉大家,满地的黄金跟满地的泥土其实是一样的我们去那边满地的黄金想要种一棵树都不能种了所以它只是一个象征,象征那个地方非常清净为什么用黄金作比喻呢?因为人世间黄金是最好的东西,所以一讲到黄金大家觉得好这是一个譬喻、象征说明,让我们知道极乐世界有多好,生起一种向往的心可是很多人想的是哇,满地黄金!我去带一把回来多好,那我就发了!这些念头其实都不正 

另外,还有人认为去极乐净土的人什么工都不用做,比退休还好,每天不用吃饭肚子饱了这是想的太太多了。其实去那边是干什么呢?是去修行我们真正去极乐世界的原因,不是去养老,而是去深造这个观一定要清楚。极乐世界像一大学,我们去深造,深造好了、有成就了以后干?回娑婆世界度众生你进大学读书,读那么多干什么?读完了要回到社会服务,不是在里面不想出来了不想出来可以,你就在大学里面当讲师、教授,最后当校长校长阿弥陀佛退休了谁接上去── 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退休了谁上去?——大势至菩萨;他们两个是副校长然后阿弥陀佛退休了,观世音菩萨退休了,大势至菩萨退休了谁上去?── 你呀!你在那边修、修、修,你就上去了嘛所以,极乐世界是一个修行、修学的空间我们不进去的话,社会上当然也可以学习,但是到那边能够专心学,那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的过程。如果你们真的发愿往生的话,一定要清楚极乐世界的性质,不然到那边发现它不是养老院,“哦,我来错地方了,我本来以为是来养老的“,就会后悔了。 

有时候在世间,我们觉得娑婆世界太苦了,就想逃避,逃到极乐世界去避一避。极乐世界不是避难的地方,是深造、修学的地方这个观念清楚了以后,念佛就不同了,你就知念佛是为了储备资粮准备深造,这样子用功就特别有意义,你的目标方向就明确了如果你只是为了养老念念佛能够去就好了,那你精进用功的方向都不对了有一些人就是因为这样误解,而且看到念佛的人好像大部分都是年纪比较受教育不多的,所以想想极乐世界大概都是收容这些人真是误解了阿弥陀佛的四十八个大愿 

如果我们了解念佛的真正涵义,整个观念就不同了,把它用到禅修里面就更清楚了,因为《阿弥陀经》讲要念佛往生,要念到一心不乱用什么方法才能够一心不乱呢?一定是在禅修中用功,你才能够念到一心不乱所以我们要练习专注和觉照以佛号为我们所缘,达到专注和觉照,到最后念到一心不乱到了一心不乱的时候,很明确 ── 你要往生,只要发个愿,时间到了因缘具足了,你随时放下就走。我们看到很多念佛的祖师大德都是这,他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时间到了因缘具足了,走就走了去了以后他们回来我们也不知道,他们回来也不会告诉你他是谁、谁回来了而是继续在我们的娑婆世界去度化其他的人

 

念佛要有品质 

用功的时候把这个工夫念到那么好,你在念佛的时候一定要每一个佛号都念得很清楚现在很多人念佛比较注重数量,用计数每天念多少赶快算一下念不到数量就觉得有一点点挂碍当然这是一个方法,但是念佛有量的同时,记住一定要有品质——念佛的品质念佛的品质取决于你念的佛清楚不清楚。如果念得很快,念到佛号剩下一个声音在,甚至阿弥陀佛四字洪名只剩下一个“陀”字那就不准了念得多但是不清楚,念到含糊不清,周围的人听了都不知道你在念什么,那是有问题的如果在心里也这样念的话,阿弥陀佛出现的时候你竟然叫不“阿弥陀佛”来,因为你念得太快了阿弥陀佛也不知道你在叫他,那很奇怪了所以,我们念佛一定要清楚。念清楚的时候不要急不要赶不要冲,慢慢念。如果禅坐的时候念佛,佛号提起来一定要很清楚:佛,阿-弥-陀-佛……你这样念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的心是清明的。念快了以后不清,不清楚的话就少了清明,也不容易安定。 

我们用念佛方法的时候,会发现还有一个现象 ── 断断续续念佛要持续,比如说一支香坐半个小时你的心都是念佛的,每一个佛号念出来都是清楚的,没有妄念或者妄念不干扰,妄念不会把你的心带走能够用功用到这样,就差不多是一心了但是我们开始用功的时候,常常都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然后想起来又阿弥陀佛”,常常会间断,断的时候我们常常不知道有时候断了十分钟,你忽然间想起,又开始念佛,你的印象里面好像刚才一直在念,自己以为自己在念,其实已经中断了一段蛮长的时间,这时候你的心可能跟贪嗔痴的妄念在一起,追逐妄念,处在一种昏昧不清的状态,但是你不清楚 

初学念佛,断的时间长,续的时间短,怎么办?我们一定要有警觉心,警觉心帮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里面发现自己念佛已经中断了。你可以借用六妙门的方法,用数、随止 [注:六妙门 —— 修习进程的数、随、止、观、还、净六个环节)。这是修定的方法,就是用数的方法,念“阿弥陀佛,1”、“阿弥陀佛,2”,“阿弥陀佛,3”……如果常常感觉妄念容易起来,就可以配合数字,用念佛的“念”加强觉照的心。这个方法还有一个好处,“阿弥陀佛,1”,“阿弥陀佛,2”,“阿弥陀佛”,这个“3” 不见了,我们就知道心跑掉了。觉照心、警觉心不在的时候,佛号也跟着跑掉了,专注的念头没有放在佛号上。这个方法虽然稍微粗一点,却可以对治我们比较粗的心。如果中断的时间太长,再续回来的话,这中间妄念太多,你就发现用功不容易有进步。有些人念佛念了很长一段时间,总是感觉佛号怎么念就是停在那边,好像没有办法再深入,就是因为断的时间太长。断的时候没有觉照心,不能很快就警觉,这样用功就没有办法把心调细。 

六妙门的法门,在教学上是用呼吸的,我们先通过数和随,然后到止,止就是一心不乱了。这样一个程序对修止修一心,也就是安定与清明的工夫有帮助,所以我们可以用这个方法。开始的时候我们从数字上加强觉照的心:“阿弥陀佛,1,阿弥陀佛,2……到阿弥陀佛,10”,你要有一个循环。到10的时候,你就要再提起另外一个觉照,又回到“阿弥陀佛,1”。 当然也有一些人说不要数到10,那也可以,比如数到8、9,更容易提起你觉照的心。为什么要循环呢?因为我们的惯性,很容易就跑进去了——阿弥陀佛,108、109... 能跑那么远去了。由于惯性、习惯,我们到了10,不自觉地就11、12、13继续下去了,那就变成惯性。有惯性的话,觉照心又弱了,又不清楚了,所以我们就一定要在一个数字上作一个循环,你可以念到9、念到10,再起1这样的循环。慢慢的,念佛号越念越清楚、越念越安定的时候,会发现从1到10都清清楚楚的,此时就可以开始把数字放下,“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之间就连贯起来,那时候你会发现在念的过程里面,心越来越细。慢慢你发现念佛的念头越来越细,你的心跟佛号慢慢地统一了,做到一心不乱了。那时候你发现没有其他妄念,或者偶尔有妄念在旁边飘过,但是它完全不会干扰,甚至你动一个念头去想妄念或者杂事的时候,发现杂事想不下去了,佛号自然就提起来,你的心主流的作用都是佛,你的心跟佛统一,这就是就念到一心不乱了。念到这个程度,工夫就在了,你想再深入任何一种方法都没问题,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要发愿就去了。如果你要修其他的法门,依这个为基础都可以建立起来。一心不乱、安定和清明的状态慢慢地显现出来时,你就能够觉照。 

念佛可以念到智慧生起来,念佛可以念到开悟,这些都可以做得到,但基础的工夫一定要做好所以,念佛的时候可以这样子用功,这些都是基本的工夫至于念到一心不乱的时候,要怎么样再把这个方法做转化提升,那就看你的因缘如果真正这样子用功,到时候因缘一定会出现,一定会有老师出现,或者你自己本身会领悟到有一些人到这个程度,他可能就转成“参话头”,有些人转成“默照”,有些人转成观想,有一些发愿往生,都可以。“一心不乱”的基本功,是禅宗里要先做到的。到这个程度你就发现再升上去的方法不止简单,而且不会太费力。我们大部分人用功最吃力的地方,就是从散乱的心很粗糙的心,调到专注的心很细的心清明的心,这是最不容易做到的 

很多人在初学的阶段,因为妄念太多身体太粗,修了一段时间就修不下去了。初学的人很多,慢慢的我们发现用功用到上面去的时候,人数慢慢在减少,大部分的都是前面这些阶段过不了。大家把简单的方法看是容易的方法,其实方法简单不一定容易做到。不容易做到不是方法的问题,是我们身心的问题。身心太粗太散,么简单的方法你没办法用,因为方法太细你拿一个粗粗的斧头,要去雕个细细的东西,可能吗?当然不能了,你要把刀磨到很利了才能够用,你这个粗粗的怎么能用?我们的心现在很粗很粗,要去雕很细很细的东西,当然不行但是这个过程还是需要,我们雕一个佛像,轮廓雕起来的时候还是很粗的,然后慢慢越雕越细,雕到很细微的部分,你就要很细的工具,很细地用功了。如果一开始就用很细很细的工具雕那么大的轮廓,怎么雕得出来呢?雕到什么时候呢?所以工具的应用一定要很清楚,要了解工具的程序我们现在是粗的身心,要用大刀阔斧的方法,用大刀把轮廓切出来 

之前谈到我们会面对身体很多不舒服的觉受,心里很多妄念跟昏昧的状态。你在念佛的时候能不能持续性功?念佛禅坐的时候,能不能持续性放松这是我们目前最粗的基础功过不了这一关,下面的工夫上不去。听说现在有什么顿悟的法门、即刻开悟的方法,不要去相信那个提倡顿悟法门的人自己都还没有顿悟,自己都还没有修好,他才会“错觉”(中文字很有趣——“错的觉悟”): 他也开误,不过是错误的”;他也钝误,不过是迟钝的钝错误的误他“钝悟了,我们跟着他学,最后就走偏了,越修越钝越走越误了。

 

念佛与开悟

有些人问:禅宗不是常常讲开悟吗?大家不要看太多禅宗的公案,看多了以后你都不了解禅师怎么修,只看到他开悟的过程,就如同你不要只看那些有钱人风光的一面,你要看他风光之前的过程。有些人非常艰辛,不知道用了多少年,吃尽多少苦头,他富了,风光了,我们只羡慕他的风光,不知道他之前吃了多少苦。有些人也不会告诉你,为什么呢?不好意思,面子问题。因为他吃的苦不是一般人能吃的,有些甚至必须接受很多耻辱的过程,他不愿意讲出来;有些人愿意告诉人家,分享经验。很多人却只看到他风光的一面,也想学他,希望自己一下子就变富了,那你就要小心,一下子被“忽悠”了还不知道。我们看禅宗的公案和高僧大德们开悟前的修行,没有一位禅师不是经过几十年的修行才开悟的。我们最熟悉的虚云老和尚,二十岁出家,五十几岁在高旻寺开悟,这中间三十多年他修的苦行不是我们修到的。他还用了三十几年,我们要像他这样的话,也要三十几年。他是专业修行,我们是业余修行;专业用了三十几年,你业余要用多少年?三倍、五倍?你有那么长的寿命吗?所以我们不要想那么多。 

真正的禅修用功不是在等悟境,你等的悟境叫做未来心。很多人整天在那边“开悟、开悟”,就像齐天大圣用眼睛远远打量远处 ── 看不到什么的。禅法最大的受用实际上不是在开悟以后,而是在修行的过程中。你们现在用功的过程里面,是不是能直接得到受用?你们现在学会方法,把握用功的原则——安定和清明,方法用上去的时候,念佛念好了,心是不是安定了、清明了?心安定和清明的作用越来越结合的时候,你回到日常生活里面,用得上吗?用得上就对了,那就是最大的好处、最大的受用,那就是开悟了,因为你有小小的体悟。很多时候你们在禅堂用功,发现佛号一用上去身心就安定、清明了。回到日常生活,当发生一些事情,最关键的时候,佛号一念起来,你整个身心都安定下来,心保持一种清明的状态,面对事情心里忽然好像有一个灵感 ── 其实不是灵感,是因为你的心清明了。心一清明它照见的作用就清楚了,心中的智慧会显现出来,让你知道要怎么去处理。你听从心的智慧,用这样的方法处理,事情就处理好了,那就是开悟。你用上了才是实用,如果你在那边望着,有事情发生时却慌了,那没用。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禅修一定是实修的,能够实证、实用。 

我们现在用这个方法很简单,但是要把它用好需要一段时间不断练习。一方面练习我们的身体,让它能够持续性保持在一种安定的状态;另一方面,是修我们的心,提我们的方法,心持续性一直保持在正念的状态,清明安定的状态佛号一提起来你就清楚了佛号一提起来,你的心就安定了你要能够持续用功,用到这个方法已经成为你心里主流的作用 —— 我们的心好像河流,任何一个时刻发生什么事情,主流的正念显现出来了,发挥它的力量,就能帮助你很多事情处理好。我们这样用功的时候,真正地回到因缘,当下的心就是正念的心。当因缘现前,我们的心如果安定,就能够清楚照见所有的因,甚至能够看到它演化的过程,我做判断的时候会比较准确。依靠准确的判断,行动与就会符合因缘,我们就不受后有,不再制造后续问题 

修行的人为什么会没烦恼?因为他把所有的事情处理好就放下了,事情没有后续、后遗与后有的干扰。虽然外在的因缘还是会有的,因为别人制造嘛,但是他心里面没有,心理空间很大,不管你放什么东西进去他都包容。他们的空间永远那么清净和空荡,所以不会有问题和烦恼,所以很自在。我们现在心里妄念太多了,多一点东西挤一挤,再挤一挤,挤到心很烦很累。如果你的心里完全是坦荡、清净的正念,什么东西进来都可以有一个位置,事情一过它就自动地消失,然后空间又空下来了。我们现在的练习就是锻炼这样的心。

[閑僧話禪] 借用五根禪修...
2016-05-23 繼程法師 禪心遊藝海

关于艺术与禅修的开示(一)

修 “禪”,是要定慧一體,也就是“默照”同時。通常我們不是“默”的太深,昏昧無記,就是“照”的太亂,无法安定。尽管這兩個作用都在,却因為我們有太多的慣性,讓它们不能結合,处在被撕裂的状态,所以我們要用禪修的方法讓定慧結合。定慧一体是我們的心本來就俱足的,通过禪修,可以慢慢讓這個功能自然顯發。一开始我们需要借用一些方法来清理長期累積的雜染,當這個功能完全發揮時,你会發現方法不再有作用,也不曾有实际的增减发生,一切只是回到了本来的状态。慧能大師講定慧一體就是明确地告訴我們,所谓修行,是修定和慧。開始修定的時候需要加方法,当用功的過程中慧的功能顯現出來時,就会渐渐把我們的雜染清理掉。尽管看起來是由加入減,可是到最後定慧一體時,心本然的默照功能就会完整的顯現出來,也就不增不減了。

止靜是我們最常用的方法,也是禪修的重心,主要对治身心的不安定和不清明。平時我們的慣性都是在動態中,在跟外境互動的時候,我們的心常常处在动乱或昏昧不清的状态。当我们的身心可以不动摇地處在既安定又清明的狀態,就表明雜染已經很少,心本然的默照作用正在有效运作。可惜大部分人很難自然地达到這種状态,因为我們的五根不断對外攀緣,一方面接受訊息,一方面做出反應,而在做出反應時,又有很多惯性的雜染影響它的運作。在動態中,尤其在忙的時候,我们覺得壓力很大,却又常常不知道自己在忙甚麼。我們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和身根,每天都不斷接受外境的各种信息,各种雜染不断影響我們的情绪,想要在動態中讓心安定下來进行清理不太容易,所以需要用禅修的方法来对治。

阅读更多……

在「證道歌」里,永嘉大师有這一句, “直截根源佛所印, 摘叶寻枝我不能。” 就是說,他所讲的法是直接到根本的,也就是法最中心、最根本的部分,这个部分是佛讲出来的。 

佛在讲法的时候有深浅的不同。比较深的法,佛非常直接的告诉弟子就是这么一回事,所以佛对舍利弗、目犍连直接讲“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对我们根机比较浅的凡夫,佛就会讲很多道理,因为还没有悟到或者修为还没有到那个程度的人,在听闻这个法的时候还有很多的犹疑。甚至天人来听佛讲法的时候也有一些听不懂的。 

另外还有一类众生叫做“阿修罗”。听说“阿修罗”这种众生疑心特别重,佛有时候也会专门为他们讲法。佛跟他们讲了以后,他们就会怀疑。佛跟他讲“四圣谛”,他就说佛跟我们讲“四圣谛”,可能跟天人讲了“五圣谛”,还有一个 “谛” 没有说给我们听。佛跟他讲“八正道”,他就以为还有第九个正道佛没跟他讲。我们有的时候出去弘法,也会遇到类似这样的一些听众,他总是觉得你跟他说的都不是完整的,你还留有一手。所以永嘉大师说,有些人还是有这种怀疑的心理。但是他在说法的时候,说到最根本的法,那就是这么一回事, 是確定的。这样子说的话,他就是回到这个根,像树木回到这个根,水回到源头,用树木来比喻就是不讲枝枝叶叶的事情。这就是他所说的, “摘叶寻枝我不能”,是说”我不做这种事情“。 

永嘉大师在《证道歌》里面所讲的是回到根本的,用术语就是 “胜义谛” 或者 “第一义谛” ——就只说这个,不说其他的。不过永嘉大师的《证道歌》是对那些修行程度很好的人讲的,他只用了一个句子,那些真正研究程度很高或者修行程度很高的人读完了以后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而我们就需要讲那么多。对有些学生讲法的时候,我们需要兜圈子加以说明。所以我們现在是“摘叶寻枝我能”, 而不是“摘叶寻枝我不能”了。 

永嘉大师这么讲,其实也让我们得到一个很重要的讯息。我们看到枝叶和根这两者之间是有关系的,我们不能把它們分开。永嘉大师悟到这个根本,就直接谈到这个根本的部分。在修行上,我们到了这个程度的时候就可以做到。在中国禅宗的修行中,要做的就是直接回到这个根本,所以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说法。也就是说,不跟你说一些枝枝叶叶的事情,直接回到根本。但是我们知道这个情况的同时,还要了解另外很重要的一点----自觉。我们可以向往佛、圣者、还有这些禅师因为悟到了根本以后,解脱了生死。当回到自己本身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认清自己的条件,这个也是我们佛性里面自觉的一个重要起点,也就是我们在自觉的状态中,自觉到自己的程度到哪里,就依我们所具备的条件来修行。这样的话,就能够顺从正道而起。 

我们发现很多禅修的人,因为他们看到很多禅师能够顿悟,就升起了所谓的这种向往的心,也希望自己像他们一样,所以就会学习他们的行为。但是最大的问题是,他们要学的是根本的部分,却没有发现自己还不具备这个条件来达到这个根本的部分。在这个过程里面会出现“枝叶”太多的问题,他想要到达这个根本的时候是看不清楚的,就好像人还在树上面,这个树很多枝叶,他直接要到这个根部来,他是到不了的。所以他就必须要把这些“枝枝叶叶”处理掉以后,才能来到这个根本。这个过程很重要,如果我们顺着这个方式、次序或者次第来开始来用功修行的时候就会发现到,我们自己本身有很多的烦恼、妄想之类的杂染的心理状态。 佛说的一切法,就是为了要对治我们这颗种种杂染的心。所以,贪欲比较重的众生,我们用“不净观”来对治它;嗔心比较重的众生,我们用“慈悲观”来对治他;愚痴心比较重的,我们就用“因缘观”来对治。也就是说,你有什么烦恼,就需要用什么方法来对治。 

对治烦恼是需要过程的。我们在用禅法的时候,也会应用一些比较原则性的方法。比如说,在系统的教学里面会告诉你,你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一个方法是你去一项一项的去处理它,这也是禅法里面所教导的。现在我们的教法里面是告诉你说,你不用一样一样的去对治它,而是用个比较原则性的方法。什么原则性的方法呢?就是不管你遇到什么事情,先回到你用的方法上来,这个是比较原则的。因为你的方法是你在用功中的这个重心点,某种程度上有一个根本的方式,就是要回到这边来。但是回到这边的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些琐碎的事情、杂妄的念头还是一直在。也就是说,即使你回到方法,也还没有完全处理掉这些问题,还没有能够达到不乱的一心。那么还没有回到这个根本,所以还不具备条件回到这个根本来,所以还要继续处理。这个是我们在用功的时候要知道的情况。这样的话,我们自觉到自己的状态的时候,就会比较踏实地去用这些方法去用功,而不会坐在那里一直空想要快点回到这个根本来,就不会去想“赶快教我一个方法马上就开悟”之类的。这样的话你在用功的时候就会比较踏实。这个对凡夫修行来讲,是很重要的。 

顿悟是可能的,也就是你有能力做到,但是你要先具备这个条件、这个能力。还没有具备这个能力、这个条件的时候,你就要去修,去具足这些条件。 所以,这个过程里面你就要用功修行,这就是“枝叶”跟根本之间一个需要贯通的地方。 

另外一点,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还要有一个很明确的方向。什么方向呢?我们先处理的是“枝枝叶叶”的,所以它会比较繁琐一点。但是这些“枝枝叶叶”在不断的处理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会越来越简单。你回到这个根本的部分,它一定是很简单的。假如你修行的方法越修越复杂,有人告诉你说越高明的方法越复杂,这里是有问题的,这是你一直还在处理“枝叶”的问题而已,你回不到根本来。在修行的过程中,当你们在用功的时候,它的顺序、次第,一定是从粗到细,从外到内,从复杂到简单。所以当你们用功到某一个程度,身心是比较安定的,你的方法就用对了。 

即使我们身心很安定的时候,还是有很多状态会出来,因为我们不知道在我们心里面有很多很多不同的层次,一层一层含藏的东西是什么。潜意识里面的东西我们不知道,但在修行的过程中它一定会浮现出来。你的功夫用的越好、越深的话,心应该就越简单,所以你的方法应该是越来越简单的。当你修到那个程度,碰到问题的时候,你只需要回到方法就好,不用再“摘叶寻枝”,不要去找方法来对治这些比较内在的问题,就是直接回到你的方法,不要再加东西进去了。它的方向一定是这样的 -- 修的越深入的时候,方法一定越简单,你自己本身也越简单。即使有很多比较深层的杂染显现出来,你都可以用很简单的方法处理它,不需要再加很多“枝枝叶叶”来处理它,这一点也很重要。在修行的过程中,处理枝叶一定是比较复杂的,慢慢的趋向这个根本的时候,它一定是越来越简单的,越来越没有方法,不需要方法。这个过程也很重要。 

“枝叶”和根本,我们要懂得去贯通,还要看出它们所处的位置。我们现在还在处理枝叶,就老老实实地处理枝叶,当你到了这个根本的程度,你就可以直接到这个根本来。

 

(继程法師2016年波兰禅21开示。张斯居士笔录整理,空竹编辑。)

我们知道,在禅堂里面,禅修的重点是静态的用功。静态用功中心的部分,就是在静坐中修。在静态的时候用坐的姿势把我们的身体调正、调和,放松身心,用身体这个支点作为修行的基础。既要把身体调好,又要持续性地保持放松与调和,这就需要有不同的技巧的运用。

静态的方法的运作,是以调心为主。妄念很多或者陷入昏昧表示我们的心处在不安定、不清明的状态。这种不安定、不清明也正是我们多数时候的状态。我们现在禅修就是要安定和清明。要安定的话,我们的心要能够收摄,让它专注在一个境上面。专注在一境的同时,心要保持清明,也就是很清楚地知道,这是方法的原则。这样运作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时时刻刻让心回到当下,当下的生理状态是什么都很清楚,当下的心理状态是什么也很清楚。因为很清楚,我们能够很安定,身心就能够处在一种安定清明的状态。

我们的心平时很散、很粗,已经变成了一种惯性,一下子想要回到身心当下的状态,就要借助禅修的方法 ── 一个是念佛,一个是观呼吸。念佛的方法是把佛号或者菩萨名号提起来,让念佛或菩萨名号的“念”进入意识里面。意识是我们的心内在的作用、主流的功能,能帮助心回到安定与清明的状态。

平时因为妄念太多,妄念一来的时候,我们不是追逐它,就是抗拒它,不然我们就昏昧、不清楚,所以贪嗔痴的状态为多。我们现在提起一个正念的时候,无贪无嗔,因为我们的心没有被妄念带走,也没有抗拒、对抗任何的妄念。念佛的时候心很清明,所有的佛和菩萨的名号都代表了他们整体的功德。如果念“阿弥陀佛”,我们就是等于在念“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就是无量的智慧,“无量寿”就是无量的福德;一个是智慧,一个是慈悲。“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把它所有的功德都呈现出来了,因为念佛的过程中我们的心是保持正念,正念帮助我们一直把心守在那里,不会动乱,贪嗔痴的烦恼来了不会被干扰,不会去追逐,心是清明的,佛号清清楚楚的,而佛号又代表了无量的光明,所以心的光明就显现出来了,安定而清明。看起来念佛号这个方法很简单,但是它具有很大的力量。

阅读更多……

「永嘉大师证道歌」讲录(选载) 

之前我们讲到了“不妄语”的这条戒。“不妄语”是四条重戒里面的其中一条。 “不妄语”对个人修行来讲,它没有很直接的障碍; “杀生” 、“邪淫”,或者是淫欲,对个人修行产生的障碍是比较直接的。在行菩萨道的时候,“不妄语”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因为一个人如果是妄语的话,尤其是大妄语,即自己没有修证或者还没有体悟到,却为了个人的名闻利养去妄语,向听众或者信徒去讲自己有修有证,有各种的能力等等,这是非常危险的,会让信徒走错方向。  

我们有提到,现在有满多新兴的宗教,好像设法要联系到佛教的团体,會不断的用佛教的名义、以佛教的招牌来讲很多神秘的东西,不断地渲染自己本身有各种体验或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在这个过程里面,就引导很多众生、信徒走向了偏差的道路。假如一个人自己本身並不真正知道自己的状态,又有一些巧合的现象出现,他误以为自己有修有证,我们说这个叫“增上慢”。如果他知道自己其实没有这些体验或者证悟,但是为了要吸引信徒而故意的去讲,有欺骗的心理在里面,从比较正统的佛教的角度来看,我们就会称他为“附佛外道”。 

「证道歌」在谈到这个部分的时候,永嘉大师特别强调说,他讲的这些话,表达的这些最深的理,他是没有妄语的,也就是把佛法修证的这种真实的情况说出来,是实话,是实语。我们也知道《金刚经》里讲的是“空”的道理,可以说是在佛法里面是很深的、最根本的、中心的,佛陀也特别强调说他是讲实语,是不妄语的。 

从讲这个戒律引申,我们要知道一个很重要的讯息,就是说,当这些开悟的人在说法的时候,他们说的是真实的法,不会有任何欺骗信徒的行为。除了这点以外,我们还可以看到的,就是“不妄语”是根本戒。从这个戒的引申,也说明了有修有证的这些祖师们、禅师或者是已经证果的圣人,他们必然是不会犯戒的。

很重要的一点是,这里所说的“真实相,无人法”,他们不犯戒的行为,跟我们不犯戒的行为有所不同。凡夫不犯戒是因为有这个戒律、有这个戒条。我们如果犯戒的话,就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凡夫还有善恶的行为的造作,在修行的时候必须要止恶行善,所以必须要守住这个戒律。我们在守着戒律的时候,会发现我们还常常起烦恼,想要犯错,或者在某些因缘下我们会去造作不好的行为,所以我们就需要有戒律来保护我们。戒律它约束我们的行为其实是保护我们,因为我们知道犯戒了,做错了,最后果报一定回到我们自己身上,所以戒律是保护我们不要犯错。那么也就表示说,我们需要守戒,然后让这个行为能够导入正道,不会越出轨道,不去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  

圣人不犯戒跟我们不一样。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呢?他们是自然的不会犯戒,而我们是要克制才不会犯戒。圣人是不会再犯错的,所以“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也就是说,在刹那之间所有的恶业都不会再犯了,所以他不会再造作种种的恶业,包括“阿鼻业”(无间地狱,乃恶业之最)这么严重的恶业也不会再造作了。这个观念很重要。圣者的守戒是他自然的不会犯戒,因为他的行为已经是清净的。佛陀、阿罗汉、还有那些开悟的禅师,因为他们不会再犯戒,世间的戒条对他们来讲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都不会犯错了,所以恶法对他们来说,在他们的行为里是不存在的,所以就有一些观念说,佛、圣者他们是不用守戒的。不用守戒的观念,是说戒条对他们来讲已经没有意义了。没有意义是因为他们不会再犯错;不会再犯错的话,就不需要这个戒条。所以,他们不守戒,跟我们不守戒是两回事。 

圣人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行为,在显现出来的时候,会在一定的范围内,包括传说中一些证到初果的圣人。在印度,一般出家人是不做一些世间的工作的,包括耕种。 我们知道在耕种时,会伤害到一些有情,比如说虫类这种生命。初果的圣人(可能他是没有出家的,在家人可以证到三果,也有一些宗派认为可以证到四果,不过,证到四果的时候他一定会出家,即使是以在家的身份证到四果。因为证到四果的时候,他自然就没有淫欲的存在了,他自然就会出家),如果是在家人,可能他还是会劳作。据说他锄地的时候,虫会离开他锄的地方四寸。其实不是虫离开他,而是这个圣人自然会感应到有虫,所以他不会伤害到这个虫。所以,这一类的圣人不需要守戒,因为他们不会犯戒。 

可是有很多修禅的人误解了这个观念,认为禅师或禅修者不必守戒。如是这样的话,所有修禅的人都没有持戒,都可以为所欲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么“戒为无上菩提本”的这个“本”就不在了。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这个很重要的观念。 

圣人不妄语,他讲出来的话自然就是实语了。佛陀在《金刚经》就讲过“我是实语者”,是说“我讲的话全部都是真义”。从圣人的口里面不会讲出骗人的话或者是不虚、不实的话,那是因为证到圣位、解脱了的时候,从他清净自性直心流露出来的言语,就一定是清净的话,妄语、诳语、恶口、两舌这类的语言都不会有了。所以他不妄语,也就是这条戒对他来说,设立与不设立都没有关系,因为他肯定不会犯了。开悟的人或禅师,表面上看起来没有守戒,是因为他不会犯戒。 但是我们还在凡夫位修禅的人,假如也想要跟这些已经开悟的禅师一样地行为,那很危险。认为修禅的人不用守戒这个观念的确在禅修的领域里面有流传,是因为没有看到这个真实的情况。所以,永嘉大师「证道歌」首诗里同时传达了这样的讯息 -- 对于还是凡夫位、还没有开悟的修禅的人,一定要记住“戒为无上菩提本”。 

之前我们谈到佛法的修行不只在禅修里面,必须要回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来,其中一条就是止恶守戒。我们必须要这样做才符合禅修的正道。

 

(2016年波蘭禪21開示。張斯居士筆錄整理,空竹編輯。)

有人有恩於我,我會感恩;

有人施惠予我,我會圖報。
這是多數人,尤其是學佛的人,都會做的。
有時候無法直接還報於施恩施惠者,
還可以用迴向的方式來報恩。

這種感恩報恩、感恩迴向的作法,
是修行善法善念重要的實施方法,
受到修行者、學佛者的重視。
而這一切善法的出發點,即以善法還報善法。
而若遇到了惡法,或遇到逆境逆緣,
尤其在現實中,遭遇種種的打擊,
使自己的人生面對種種的障礙,
而導致了失敗、挫折,
在修學佛法時,卻鼓勵我們要去感恩這些逆緣。
那真的是很難做到的事。

受恩而感恩報恩,那是合理不過的事,
受害而要感恩報恩,那似乎是不合理的要求了。
正因為這是不合理的要求,而如果能做到,
那才是難行能行啊!
其實若能逆向思考、正向處事,
這種事也不一定不合理,不一定難行了。

世間所有的相,皆具相對的兩個面向。
看似逆境者,其實也有順境的作用。
只要正向的面對,從逆境中就能獲得正面的啟示,
何況許多逆緣正是成長的因緣,
只要懂得逆向的思考,從另一角度來看,
不正是增上緣的作用嗎?

阅读更多……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这个讲座的题目“佛法的修行 — 修行佛法的次第” 你们订得很大。当我们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会发现一个现象,尤其在西方社会,就是人们对佛教的认识可能是直接就把佛教跟禅修连接到一起或等同了。所以一讲到佛教的修行,好像觉得基本上就是禅修。当然,在西方世界的认知里面,这一点算是蛮准确的。但是从整体佛教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认识还有一点比较不足的地方。当然,我们是可以先从禅修来了解佛教其他方面的一些修行。 

我们就先从禅修的角度来看。这边大部分人看到“佛教”就想到“禅修”;然后来学习佛法的话,也是直接用禅修的方法。 如果你们有禅修的经验当然是最好的,但如果没有禅修经验,也许就不那么容易理解,因为大部分人一进到禅堂去打坐或者参加禅修课程的时候,第一个面对的问题就是有很多的妄念 。 

很多人会来禅修,是发现内心有很多问题,有很多妄念,可能找了很多方法包括一些心理辅导之类的,都发现没有办法,认为佛教的禅修可能可以直接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当然,这是因为现在有很多有关禅修的资讯,好像都在谈禅修的功能。有的说,有什么大问题或心理上不能解决的问题,只要你进禅堂就可以解决, 甚至所有问题就都没有了。这是一般比较常见的现象。如果是学佛的人呢,接触佛教以后,又接触到一些跟佛教有关的禅修的法门,就想早一点开悟, 因为听说开悟过后是很神秘的体验,有很多的能力之类的。这大概是我们得到的一些讯息。

抱着这样的一种心理来禅修的人大概就会发现很多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当他进到禅堂以后,可能老师教的方法或者是他顺着禅修的课程进行运作,原本是心里有蛮多问题和妄念,想要通过禅修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处理妄念,甚至想要开悟,以为打禅以后大概就可以开悟,却没有想到进到禅堂开始打坐的时候,原本有的问题常常还没有处理却又发现到更多的问题。因为在打坐的时候发现到更多妄念,这些妄念在没打坐时可能还没发现,打坐以后才发现,很多人来参加禅修的时候发觉到这个现象,甚至有些人就会认为是打坐让他有更多妄念。但是从禅修的角度来说,打坐是让他发现更多妄念,这些妄念不是因为禅修而有,而是因为禅修才发现。这种情况让很多来禅修的人在初阶的这个阶段就起了很多疑惑,因为从他们得到的信息里看,禅修可以帮他们解决这些问题或者是让他们减少这些妄念, 可是在真正用功的时候,却发现有更多妄念。这种情况就让一些人觉得自己不适合禅修,或者有些人觉得禅修不能够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有些人开始很有兴趣,甚至抱着一种非常积极的态度就进来了。可是一用功发现竟然不是他想像的情况,所以很多人就退心了,就不想来禅修了,或者认为这个不是他要的方法。当然他还会再找其他办法。不管找什么办法,只要是用禅修的方法来用功的话,基本上都会遇到这样的一些问题。 

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身体的和心理的。我们利用禅修方法来打坐,仅仅坐下来就会发现到身体有很多不舒服的觉受会显现出来,还发现意识里面的妄念比平常更多。其实从修行的角度来看,这些现象显现出来,我们不能说是好或是不好。这些原本潜伏的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不容易发现,只有通过禅修才能显现出来。所以从禅修角度来看是好事情,因为它让你发现到你的身体没有放松,没有调伏,也让你发现你的心或者意识太紧绷,太过紧张,甚至有很多负面的情绪,这是平时你不容易发现的。甚至你想要解决的问题,可能你看到的是很表层的,可是当你禅修的时候,你会看到内在的问题、根源,是比较内在的。如果我们没有明确的观念,可能会认为我们禅修了才出现更多妄念。其实应该说,我们禅修了,发现了自己潜伏着的妄念和问题,甚至有些问题是比较根本、根源的部分。如果没有通过禅修,可能会看不到这些。 

假如你了解了这个情况,然后又能够比较细心的去观察这些在打坐时候出来的妄念,你就会发现,妄念都是平常生活累积的,也就是说它不是在我们的意识里面突然跑出来的,而是长期累积的。有些我们忘记了,可是打坐的时候我们忘记的东西就涌现出来。这个过程很重要,因为我们平常生活,每天这样忙忙碌碌不断用五根去追逐外在种种现象的时候,我们很少有机会去看看比较内在的心理活动。当我们打坐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忘记的,甚至有时候有意逃避、有意压抑的、我们不喜欢的妄念,我们把它压制了下来。因为打坐的时候你没办法逃避,你内心比较内在的作用,浮出来的妄念,平时可以逃避、可以转移注意力在别的事情上面,就感觉没有这么多问题,可是打坐的时候没办法逃避。由此我们最主要的是发现到妄念都是平时累积得来的。常常这些会干扰我们、障碍我们的妄念,都是比较负面的,也就是说,比较负面的行为和负面的想法比较容易干扰我们。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知道,禅修能够帮助我们处理我们的问题,因为我们用方法的时候或者打坐的时候会把我们的问题从比较深层的部分挖掘出来,这就表示说这个方法有用。有这样用途的同时,也表示如果能够继续用禅修的办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处理我们的问题。我们有各种各样不同程度的方法。我们可以直接的去面对妄念,然后用方法帮助我们处理妄念。不过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也发现,假如这些妄念力量太大的时候,我们的方法没办法用上去。这是很多禅修的人会发现的状况。所以直接处理问题相当不容易,因为这些妄念是我们长期累积而有的,是从小到大不断累积的,很多时候这些障碍是比较负面的行为、负面的情绪导致的。 

所以,谈到这里我们就看到,佛教的修行不只是在禅修里。很多人以为佛教的修行全部在禅修里面,  其实不止,因为我们发现,问题不是禅修的时候才有,而是日常生活中累积的。假如我们要从比较根本的或者是比较普遍性的去处理, 那就不只在打坐中,就必须回到日常生活去。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佛教的修行不只是禅修,而禅修只是其中一部分,它也必须要回到日常生活。佛法里面我们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两个基本原则涵盖一般生活所必须做到的。如果能够做到,你就会发现在禅修的过程中很多问题都已经处理好了。如果没有做的很好,你就会发现问题会很多。 

佛教对这个“恶”和“善”的基本的定义也相当简单。所谓恶,“诸恶莫做”,就是所有不好的负面的事情不要做。那么恶的事情定义是什么呢?就是做出来会伤害别人,伤害自己的事情。比如说很简单的,我们想要用不好的语言去骂人,表面上看起来这话出来以后对方就觉得受伤了,因为可能这句话太粗太重,所以就伤害他。但是从佛法的角度看,我们在伤害别人的同时先伤害了自己,因为这句不好的话还没有讲出口的时候,它已经先经过自己的心或者意识,这个经过是重要的过程。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你没有打坐,你骂完很快就忘记了,或者把它压制下来,以为可能就没有这样的一回事了,可是打坐的时候这个话就会跑出来,跑出来的时候它就干扰你,让你没办法用功。在行动上,我们伤害别人的时候,同样的我们自己本身也会受伤害。这样累积多了以后,你打坐的时候它就变成妄念干扰你。所以,佛法的修行就要回到日常生活去。很简单,当我们的行为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的时候,一方面这种行为造作出来导致我们可能会有很多不安的心理,恐惧的心理。比如说,我们骂了一个人,用了很粗的话骂出来,我们会担心别人骂回我们,心就不安,甚至会担心这个人会不会报复,就像做了一件事情带给我们负面的那种情绪、那种不安。这种情况如果你在打坐的时候一定会跑出来,跑出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障碍你禅修的方法。这就涉及佛法其中一部分的修行。这部分的修行看起来很简单,可能是日常生活中就有的现象,但是其实它是蛮重要的。如果跟禅修结合起来的时候, 我们就发现到它真的很重要。 

所谓的善,就是对别人有好处的,就是说你做那些事情能帮助到他人,那个人可能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帮助他,把一些事情做好,或者有些事情做出来对对方有利益的,这些都是好的事情。在佛法里面把这个方法或原则讲的比较直接的,就是不去做不好的事情。佛法里有持戒的方法,教我们不要去杀生,不要去偷盗,不要去妄语,不要做一些邪淫的行为,不要去用会让我们沉溺的、变成坏习惯的、伤害身体的饮料或药物。实际上,这个过程在防止我们作恶的同时其实就是在保护我们,保护我们的行为不去侵犯到别人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好的事情呢,那就是布施 — 看到别人有需要,经济上有问题,我们就帮助,能力上有问题我们能帮上就帮助;还有,比如说知识方面的,其他方面学问之类的。或者是这个人恐惧了、害怕了,我们可以安慰,让他们安心。这些对别人有好处的我们都可以做。 

我们也会发现一个情况,如果我们犯戒,做了戒律告诉我们不要做的事情以后,心里会很不安;当我们帮助到了别人,就会感觉到心里很欢喜。因为你帮助到别人了,然后你自己本身有一种正的能量在不断酝酿,负面能量的干扰减少了。负面的能量减少了,正面的能量增长了,在禅修中你就很容易安定下来。日常生活中需要把握的行为上的原则其实是在佛法的修行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是我们比较容易发现的,有些人喜欢去骂人。喜欢讲别人的坏话甚至于诅咒别人,你就会发现到你的心的扭曲。如果平时讲的都是好的话,鼓励别人的话,祝福别人的话,你就会发现你的心很光明,很亮,很正面,那么这样的能量在运行的时候,对你的禅修就起到直接或者间接的帮助。我们知道禅修发现的问题一定要回到现实生活去,一部分要这样处理。另外一部分当然是进到禅修里面去用功。 

谈到恶和善的行为,可能比较不容易直接用其他的行为来比喻,还从语言上来谈。比如你总是喜欢讲一些让人很受伤甚至有些比较毒的一些话,比如诅咒人家之类的。如果你常用这种语言的话,你自己本身也会发现你的心里好像会被扭曲。还有就是常常讲这种语言的人,大家都不喜欢你。不只这种情况,你发现喜欢用这种语言的人也不会喜欢人家。可是如果你常常讲比较好的话,讲爱语,鼓励人家,安慰人家,祝福人家,对他人好的、有帮助的话,比如劝导人家之类的,教人家一些学问,分享欢乐等等,你会发现你跟人家分享这些好的语言的时候,你自己比较容易欢喜,比较容易升起欢喜的心来。还有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你也发现到人家比较喜欢跟你在一起。你们可能也发现到了, 一个人如果常常讲这样的话,你会觉得很亲切,你会跟他容易相处,这很明显。这种情况在我们打坐的时候更直接,你常常用的恶语跑出来,都是让你的心扭曲不安。但是你若常常讲好话,你就会感觉你的心很容易有正面的能量,容易安定下来,不会被干扰。这是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处理的一些问题。实际上,如果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真能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话,他就不会有那么多问题。他去禅修的话就可以直接做到佛法讲的第三个层次,也就是禅修的“自净其意”,他就能够很直接的做到。所以,那些想开悟的人,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把自己做好,一进到禅修,方法很容易就用的上去。如果发现自己一直用不上去,那就是日常生活中需要做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帮助我们从禅修里面得到最好的受用。 

我们总结一下就是 ——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就是佛教的法门。这个总结实际上是我们必须要回到佛教的原理。佛教的原理就是因果的法则。这个法则,从我们刚才讲到的是一种事相,也就是说,你做好的事情你会得好的果报,如果你做的是不好的事情,你就会遭受到不好的果报,这是从我们现实的生活会产生的一种作用。但是,因果的法则讲的更深的时候,它就会分析宇宙世间的一切运作,它是一个法则,所以它不是有任何一个有意志作用的力量来左右它,而是很自然的运作,是自然的法则。这个自然法则最高的基本原则是所谓的“无常”和“无我”。如果我们真正通过这个原理知道了以后,在现实生活中,在禅修上面下的这些功夫,最后我们能够体会到无常、无我或者是“空”的道理,那就是开悟,或者是解脱。但是这个部分的道理,如果我们还要再讲的话就需要更长的时间,而且必须是你先要接受因果的道理,然后你才能更深一层的去了解为什么因果是无常,无我,空。这些一般我们都是在禅修或者比较密集的课程里面才能够更好的去谈到,因为它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说明它。 

好,就讲到这里。祝福大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最后悟到空性,开悟,解脱!

 

(回答听众提问)

 

问:您是中国人,为什么不是道教徒而是佛教徒? 

答: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已经跟中国的文化融合。实际上在中国的文化里面,这个发展的过程没有出现高级的宗教,佛教传进来以后才有所谓高级的宗教,就是世界性的宗教。在这个过程里面,它实际是跟中国的文化已经结合,中国的佛教在意义上已经属于中国文化的佛教。中国佛教跟南传、藏传佛教,包括印度的佛教,有很大不同,因为它是属于中国文化的佛教。大部分中国人都有这个信仰,甚至信仰非常普及,跟很多文化都有结合在一起,包括道教、儒教。佛教的思想甚至影响了道教和儒教。中国的观念是圆融,所以常常变成一体。如果是有明确的信仰的话,一般都会选择佛教。

 

问:出家人头顶上为什么有那些圆点的疤? 

答:其实这个是比较后期出现的一种习俗,它不是早期佛教传进中国就有的,是到了明代才有。明代有这种所谓的戒疤,主要是在那个时候佛教特别强调所谓的菩萨道。大乘佛教、中国的佛教很强调菩萨道。修菩萨道就是为众生奉献,希望能够体会众生的苦。所以在出家人受戒的时候就用这种方式来体会。当然,这个是在佛教经典中有提到的。有些菩萨为了供养佛,在修菩萨道的时候,他燃灯或者燃香供佛,表示他要奉献他的全身给众生,来为众生服务。这是一种理解。另外从比较现实的角度来看,就是当时很多出家人,出家了以后要能够比较明确的认出他是出家人,所以就可以看戒疤 —— 有烧戒疤的基本上就是出家人,也就是说你愿意出家,愿意接受这样的一个仪式,就可以比较明确的被认出来你是出家人。如果没有出家或者想要扮假的,像我们现在看到一些假的出家人,他们就不愿意做这种事。所以,戒疤就好像是一个烙印,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有一些类似官方的作用,也就是在辩认出家人的时候,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个方式认出来。这是明代过后的事。在这里也让大家知道一下,如果你们看中国佛教的电影,是明代过后出家人应该有戒疤。假如是明代以前的,是没有烧戒疤的。最近有一部电影叫《玄奘大师》,他是没有烧戒疤的,如果烧戒疤就不对了,就是历史时间上错误了。

 

问: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在动中起到禅修的作用?

答:我们的禅修包括两种。一般禅修课程中静态是最主要的,因为我们平时动太多,动的时候我们的心比较容易向外攀缘 。其实静态的一些基本方法把握了,在动态中也可以用。我们在禅修课程中也会教一些动态的方法,提到一些动态用功的观念和方式,这些在动态中是可以做到的。

 

问:无我的话,谁在打坐?

答:那你就要自己去参啰。参破了就开悟了。

 

问:在你们的佛教传统里是不是有一个未来佛叫弥勒佛?

答:有啊。

问:什么时候?

答:太久了。

问:多少年?

答:几亿年。佛教有未来佛,但是一个很长远的时间。所以释迦牟尼佛他很慈悲,因为这样,他就介绍了另外一个现在在另外一个世界在另外一个空间教我们禅修、修行的佛,就是中国佛教里面普遍被认知的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净土”。这个法门在中国佛教非常重要,在这边很多人还不知道可能佛教慢慢传进来,以后大家会慢慢发现,原来我们这一期生命结束的时候,可以到很好很好的地方去,去那边用功修行,跟阿弥陀佛在一起。

 

问:在西方一神教的宗教里有上帝耶和华,他有他的使者。佛陀是不是也有像这样的先知或使者?

答:不会。因为佛教没有承认上帝,没有一个创造的主宰。佛陀是觉悟到真理的觉者。就有点像在物理学里,比如说牛顿的定律,他是发现,不是发明。佛陀是发现了宇宙间的真相。

 

问:在佛教里,男众和女众平等吗?

答:在佛教里,理性上我们是平等,也就是说大家都能够开悟,有相同的本性。但是在修行上可能有一些社会上的元素,比如说男生比较方便一点,女生可能有些地方比较不方便,这从社会的角度看就会觉得有点不平等。这跟佛教的修行可以说是两种不同的态度。我们也发现实际上女性修行有成就的比较少,男性比较多,其实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我常常想,假如有一天我们的社会是女尊男卑的话,也就是女权比较高的话,可能女生成佛的机会都是有的,佛经里面就有讲到有个九岁的龙女成佛。所以成佛开悟的机会是平等的,只是社会上显现出来的现象,让男生跟女生有了所谓不平等的现象,它不是佛教所讲的不平等。

 

(2016年波兰开示。如观居士根据录音笔录,空竹编辑)

放任,可以是禅法中一种高明的方法,

放任,也可以成为放逸的借口,
错用了放任,就是放逸。

在身心未达统一时,就去放任六根,
那是放纵六根,就是放逸身心,结果是会造业的。
误以为可以随心所“欲”,偏偏此“欲”是没有正见,
是没有统一身心,不具安稳而无染的贪欲。
放纵时,追逐着外在的五欲而染着不舍,
如此的放逸,除了造业,还能修道吗?

放任的高明在于具备了条件,
身心统一而放松,六根的作用敏锐而完整,
一切外境触及根时,是清楚而整体的。
故身心触境时,没有追逐或染着,只是如实地呈现;
于此同时,境在触根时,也自然融入,
而成为统一境中的局部作用。
放任六根时,统一的身心是默照同时,
当境触根而融入时,根不逐境,境不诱根,
相互融入而内外统一。

在未身心统一时,禅修者莫放任六根,
反而要收摄六根,用方法调和身心,
让粗散的身心在用功过程中,渐渐收摄、凝聚,
达到制心一处,进而身心统一。
放任六根的条件具足了,自然运作,
就能在运作中,内外统一。

阅读更多……

禅与艺术的贯通...

继程法师

关于艺术与禅修的开示(二)

我們的身心在運作過程裡面会出现幾個相對的情況:一個就是不清楚,所以沒有追逐,或是有某種程度的清楚,但是追逐,所以沒法安定;另外一個是逃避,所以觉得沒有受干擾。不管我們的五根怎麼去接觸五塵,都会是這樣子。所以我們要回到禪修的原則,回到我們心本然的功能,即默和照,讓它整體地運作。如果我們的心能够保持清明,就能感受到五根在接觸五塵。假如這個五塵呈現出來的境能讓我們的五根安定,或者是让我們的心专注在這個境上,就是定,同時又不影響到心的清明状态,也就是照,这样我们就能夠借用到這個境來用功。

回到五根,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興趣,每個人的根都有不同的領會度,有些人眼根比較敏銳,他們能夠看到的美比較細、比較清楚。有些人是耳根比較敏銳,所以他們比較容易觉察到聲音的美。有些人鼻根敏銳,比如像流行的香道、香禪,有人一聞就能夠分析這個香的苦、辛、酸、鹹、甜,跟我們的舌根分辨一樣。美食家的舌根都非常的敏銳,而我們也可以通过品茶时的專注和覺照,品到很細的滋味,在這個品的過程讓心安定下來。

阅读更多……

每天早上醒來,心裡的第一個念頭,要祝福自己,祝福自己有一個美麗的早上。在洗臉、刷牙、梳頭時,若有一面鏡子在前面,就給自己一個最美麗、最溫柔、最燦爛的笑容,祝福自己有一個美好的日子。

晚上梳洗時,也同樣給自己一個最美麗、最溫柔、最燦爛的笑容,感恩自己過了一個美好的日子。臨睡前,祝福自己有一個美麗的夢,睡一個美好的覺。

在一整天裡,時時不忘了祝福自己,給自己美麗溫柔燦爛的笑容,讓一整天都充滿了喜悅與美好。

其實,每個人每天都可以過如此美麗的生活的,只是大多數的人都讓自己的煩惱擾亂了自己,讓自己過得不快樂,讓自己過得很苦,只會埋怨自己的不快樂,埋怨老天與外境讓自己過得很苦。

阅读更多……

第1页 共4页